羊水是妊娠期间填充在羊膜腔内的液体,主要由母体血浆和胎儿尿液组成,为胎儿提供保护与营养支持。羊水在孕期不同阶段呈现不同性状,早期清澈透明,随着妊娠进展逐渐变得浑浊,含有胎脂、毛发等胎儿脱落物。羊水的存在对胎儿发育至关重要,既能缓冲外力冲击,又能维持恒温环境,并促进胎儿肺部与消化系统发育。
羊水的成分与量随孕周动态变化。妊娠初期,羊水主要来源于母体血浆透过胎膜的透析液,无色透明且富含电解质与蛋白质。中期后胎儿开始吞咽羊水并排泄尿液,使羊水量增加并含有尿素、肌酐等代谢物。足月时羊水量约800-1000毫升,若低于300毫升为羊水过少,超过2000毫升则属羊水过多,均需医学干预。羊水颜色通常为淡黄或乳白,若呈绿色提示胎粪污染,红色可能为胎盘早剥,需紧急处理。通过羊水穿刺可检测染色体异常或遗传病,但属于侵入性操作需谨慎评估。
监测羊水性状与量是产前检查重点。超声可测量羊水指数,正常范围为8-24厘米。孕妇需关注胎动变化,若突然减少或增多可能提示羊水异常。避免长时间仰卧以防压迫下腔静脉影响羊水循环。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易导致羊水异常,需定期产检。出现阴道流液应立即就医鉴别是否胎膜早破。羊水栓塞虽罕见但凶险,表现为分娩时突发呼吸困难、休克,需多学科协作抢救。合理饮食与适度运动有助于维持羊水平衡,任何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