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是由于感染或炎症导致海绵窦内静脉血栓形成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海绵窦位于颅底,是颅内重要的静脉结构,与面部、鼻窦、眼眶等区域有丰富的静脉交通。当邻近部位发生感染时,病原体可通过血流或直接扩散侵入海绵窦,引发静脉壁炎症和血栓形成。
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的形成通常与头面部感染密切相关。常见诱因包括鼻窦炎、面部蜂窝织炎、中耳炎或牙源性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是常见的致病菌。感染通过眼静脉或翼丛静脉逆行蔓延至海绵窦,导致内皮损伤、血小板聚集和凝血级联反应激活,最终形成血栓。血栓可阻塞静脉回流,引起颅内压升高,同时病原体释放毒素加重炎症反应,形成恶性循环。典型症状包括高热、头痛、眼球突出、眼睑水肿及颅神经麻痹,严重时可导致脑膜炎、脑脓肿或败血症。
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临床怀疑时应立即进行血培养、头颅MRI或CT静脉造影以明确血栓范围。治疗需联合广谱抗生素、抗凝药物和糖皮质激素,必要时手术引流感染灶。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和神经系统变化,警惕颅内压增高或脓毒症休克。避免挤压面部疖肿或延误鼻窦炎治疗,可降低发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