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脑脊液鼻漏的治疗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采取保守或手术方式。早期明确诊断后,多数患者可通过卧床、预防感染等保守措施愈合;若漏液持续或存在颅内感染风险,则需手术修补。治疗核心在于封闭漏口、控制颅内压及预防并发症。
保守治疗适用于轻度脑脊液鼻漏,主要措施包括头高卧位休息、避免用力咳嗽或擤鼻,以减少脑脊液流动压力。同时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降低逆行性颅内感染风险。部分患者需配合腰椎穿刺引流,暂时降低颅内压,促进漏口自然愈合。若2周内漏液未停止或出现脑膜炎症状,需考虑手术干预。手术方式包括经鼻内镜修补或开颅手术,内镜手术创伤小、恢复快,适用于筛板、蝶窦等部位漏口;开颅手术则用于复杂颅底骨折或合并颅内血肿的情况。术中常采用自体组织如筋膜、脂肪或人工材料封闭瘘口,术后仍需严格监测颅内压及感染指标。
治疗期间需密切观察鼻腔引流液性状,避免误诊为普通鼻分泌物。禁止鼻腔冲洗或填塞,以免逆行感染。术后需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剧烈活动及高空作业,防止颅内压骤增导致修补失败。长期随访需关注脑脊液鼻漏复发迹象,如突发清水样涕或头痛加剧。合并颅脑损伤者需同步处理原发病,如降低颅内压或清除血肿。营养支持与心理疏导对康复同样重要,尤其针对焦虑或创伤后应激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