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半夜发烧需要及时采取物理降温措施,并密切观察精神状态。若体温超过38.5℃或伴随其他异常症状,建议尽快就医检查明确病因,避免延误治疗。
发现婴幼儿发烧时,首先用体温计测量腋下温度。体温在37.3-38.5℃之间可先进行物理降温:解开衣物包被散热,用温水32-34℃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流经部位,避免使用酒精或冰水。适当补充母乳或温水防止脱水,保持室内通风但避免直吹冷风。若体温持续升高或婴幼儿出现烦躁、嗜睡、呕吐、抽搐等症状,需立即前往急诊。注意记录发烧时间、温度变化及伴随症状,便于医生诊断。未明确病因前不要自行使用退烧药,尤其避免阿司匹林等儿童禁用药。
注意事项包括退热贴仅辅助使用,不能替代物理降温;测量体温需在安静状态下进行,哭闹会影响结果;发热期间避免过度包裹引发高热惊厥;疫苗接种后发热通常不超过48小时,超时需就医;有热性惊厥史的婴幼儿应在医生指导下备用地西泮等应急药物。哺乳期母亲若同时出现发热症状,需与婴幼儿隔离并排查感染源。就医时携带疫苗接种本和既往病历,便于医生快速判断发热是否与疫苗相关或存在其他基础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