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关键在于尽早恢复脑血流,减少脑组织损伤。核心措施包括静脉溶栓、血管内治疗、抗血小板治疗及综合管理,治疗时间窗和个体化方案至关重要。
急性期首选静脉溶栓,发病4.5小时内使用阿替普酶可溶解血栓,改善血流。若存在大血管闭塞,6-24小时内可考虑血管内取栓,通过机械手段快速开通血管。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用于预防血栓进展,同时需控制血压、血糖,维持氧合。对于房颤导致的脑梗死,抗凝治疗需权衡出血风险后启动。康复期需结合肢体功能训练、语言康复及二级预防,如他汀类药物稳定斑块,长期管理危险因素。
治疗需严格把握时间窗,溶栓前排除出血倾向或近期手术史。血压过高>185/110mmHg时需谨慎降压,避免灌注不足。血管内治疗需评估梗死核心与半暗带比例,避免无效再通。康复训练应早期介入,但需避免过度活动引发跌倒。长期随访中,戒烟限酒、控制三高及定期影像学复查不可忽视。突发症状加重需警惕出血转化或再梗死,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