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上囊肿是指发生在肾脏实质内的囊性病变,通常表现为单个或多个充满液体的囊泡,属于常见的肾脏良性病变。这类囊肿多数为单纯性肾囊肿,由肾小管憩室发展而来,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升高。大部分肾上囊肿无明显症状,通常在体检时通过超声或CT检查偶然发现。
肾上囊肿的形成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肾小管阻塞、局部缺血或老化有关。根据Bosniak分级系统,囊肿可分为四类:单纯性囊肿Ⅰ型无需处理;轻微复杂性囊肿Ⅱ型需定期随访;具有不确定恶性潜能的囊肿Ⅲ型可能需要手术干预;高度怀疑恶性的囊肿Ⅳ型需立即治疗。体积较大的囊肿可能压迫周围组织,引起腰部钝痛、血尿或继发感染等并发症。诊断主要依赖影像学检查,超声可区分囊性与实性病变,增强CT或MRI能进一步评估囊壁厚度、分隔及强化特征。
发现肾上囊肿后应避免剧烈运动以防破裂,每年需复查影像学监测变化。若出现持续疼痛、发热或肉眼血尿需及时就医,警惕囊肿出血或感染。高血压患者需排查囊肿是否压迫肾血管导致肾性高血压。50岁以上人群建议将肾脏超声纳入常规体检,尤其有家族性多囊肾病史者更应重视筛查。临床处理原则以观察为主,直径超过5cm或有明显症状者可考虑穿刺硬化或腹腔镜去顶术,极少数恶性倾向病变需行肾部分切除术。日常注意控制血压、限制高蛋白饮食,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