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治疗需及时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使用退热药物缓解症状、密切监测血小板和血细胞比容、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以防出血、重症患者需住院接受血浆或血小板输注。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登革热患者因高热和呕吐易导致脱水,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输液可纠正体液丢失,维持循环稳定,预防休克。补液量需根据脱水程度调整,避免过量引发肺水肿。
2.使用退热药物缓解症状:对乙酰氨基酚是首选退热药,可有效降低体温并减轻头痛、肌肉痛。需严格控制剂量和用药间隔,避免肝功能损害,禁用阿司匹林等增加出血风险的药物。
3.密切监测血小板和血细胞比容:血小板下降和血液浓缩是病情恶化的征兆,每日检测可早期发现出血倾向或休克前兆,及时干预。血细胞比容升高提示血浆渗漏,需调整补液方案。
4.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以防出血:此类药物会抑制血小板功能,加重登革热相关的出血风险。出现牙龈出血、皮下瘀斑等症状时,应立即停用并就医。
5.重症患者需住院接受血浆或血小板输注:出现严重出血或休克时,输注血浆可恢复血容量,输注血小板能改善凝血功能。需在专业医疗单位进行,配合生命体征监测和支持治疗。
治疗期间需保持卧床休息,饮食以易消化食物为主,出现剧烈腹痛、持续呕吐或意识模糊应立即就医。防蚊隔离避免传播,康复后仍需观察有无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