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B超报告主要观察腺体大小是否正常、回声是否均匀、有无结节或钙化、血流信号是否异常、周围组织是否受侵。具体分析如下:
1.腺体大小是否正常:前列腺B超通过测量长径、宽径和厚径判断腺体体积,正常成年男性前列腺体积约为20-30mL,若明显增大可能提示增生,过小则需结合临床评估。测量时需注意区分中央区与外周区比例,体积计算多采用椭圆体公式,误差需控制在合理范围。
2.回声是否均匀:正常前列腺呈均匀中等回声,若出现片状低回声或高回声区,可能反映炎症、水肿或纤维化。回声不均匀需结合其他影像特征综合判断,局灶性改变需警惕占位性病变可能。
3.有无结节或钙化:结节表现为边界清晰的异常回声团块,需描述其位置、大小及形态特征,钙化呈强回声伴后方声影,多为慢性炎症或退行性改变。发现结节应进一步评估其血流及弹性特征。
4.血流信号是否异常:彩色多普勒可显示腺体内血流分布,正常呈稀疏点状信号,若血流增多、紊乱或出现异常血管,可能与炎症或肿瘤相关。血流评估需注意仪器灵敏度及取样角度的影响。
5.周围组织是否受侵:观察前列腺包膜是否完整,邻近精囊、膀胱或直肠有无受压、浸润,包膜外侵犯表现为边界模糊或周围脂肪间隙消失。评估时需多切面扫查以提高准确性。
检查前需适度憋尿以保证图像清晰,但过度充盈可能影响测量结果。报告解读需结合临床症状及其他检查,动态随访对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操作者经验与设备分辨率可能影响结果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