憋尿确实可能增加膀胱结石的风险,尤其是儿童长期养成憋尿习惯时。膀胱结石的形成与尿液滞留、矿物质沉积有关,而憋尿会导致尿液在膀胱内停留时间延长,浓缩的尿液更易析出结晶,逐渐形成结石。
膀胱结石的成因复杂,憋尿只是其中一个诱因。尿液中含有钙、草酸、尿酸等成分,当尿液滞留时间过长,这些物质可能沉淀并聚集,形成结石核心。儿童膀胱容量较小,长期憋尿还可能影响膀胱肌肉功能,导致排尿不完全,进一步增加结石风险。饮水不足、高盐高蛋白饮食、尿路感染等因素也会协同作用,促进结石形成。
预防膀胱结石需培养良好的排尿习惯,避免长时间憋尿。鼓励孩子定时排尿,尤其在活动或睡前应彻底排空膀胱。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稀释尿液浓度,减少结晶析出机会。饮食上注意均衡,避免过量摄入高草酸或高钙食物。若孩子出现排尿疼痛、尿频或血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排除结石或其他泌尿系统疾病。定期体检也有助于早期发现潜在问题,减少并发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