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在中医理论中是可以得到有效治疗的。中医通过辨证施治,针对不同病因病机采取个性化调理方案,许多患者经过系统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甚至痊愈。
中医认为心悸多与气血不足、阴虚火旺、痰饮内停或心脾两虚等因素相关。对于气血虚弱者,常用归脾汤、炙甘草汤等方剂补益心气;阴虚火旺者则采用天王补心丹滋阴降火;痰浊阻滞者可用温胆汤化痰宁心。针灸选取内关、神门等穴位能调节心经气血,耳穴压豆对功能性心悸也有辅助效果。临床实践显示,中药配合针灸、导引等疗法,不仅能缓解心慌症状,还可调整整体体质状态,减少复发概率。
治疗期间需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忌食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食物。部分器质性心脏病患者需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可擅自停用西药。服药期间如出现恶心、皮疹等不良反应应及时复诊调整方剂。孕妇及体质特殊者用药前须详细咨询医师,长期心悸伴胸痛、晕厥者需优先排除严重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