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体酮的注射剂量和频率需根据具体病情及医生指导确定,通常每日注射1-2次较为常见。具体方案需结合患者的激素水平、妊娠状态或治疗需求调整,例如保胎治疗可能需每日1次,而某些内分泌疾病可能需分次注射。最终剂量和频次必须由专业医生评估后个性化制定。
黄体酮作为孕激素类药物,主要用于调节月经周期、辅助生育技术中的黄体支持以及先兆流产的保胎治疗。注射用黄体酮多为油剂,肌肉注射后吸收缓慢,作用可持续24-48小时。对于试管婴儿周期中的黄体支持,临床常见每日肌注20-40mg;先兆流产患者可能需要每日20-100mg,分1-2次给药。特殊情况下如黄体功能严重不足,医生可能建议早晚分次注射以维持血药浓度稳定。不同剂型如微粒化黄体酮胶囊或阴道栓剂可能替代部分注射需求,减少注射频次。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孕酮水平及超声检查,动态调整方案。
使用黄体酮注射需严格无菌操作,避免局部硬结或感染。注射部位应交替选择臀大肌,每次注射后轻压针眼避免药液渗出。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注射部位疼痛、肿胀,偶见头晕、嗜睡等全身反应。长期大剂量使用可能增加血栓风险,高血压患者需谨慎。突然停药可能导致撤退性出血,调整剂量需逐步进行。用药期间禁止吸烟饮酒,避免与某些抗癫痫药合用。出现严重过敏反应、视觉障碍或突发性头痛应立即就医。所有用药调整必须由主治医生根据临床指标决定,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或更改注射频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