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骨折术后需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过早负重活动、定期复查影像学检查、遵医嘱进行康复训练、注意营养补充。具体分析如下:
1.保持伤口清洁干燥:术后伤口护理是预防感染的关键,需每日观察有无红肿渗液,敷料污染及时更换。淋浴时使用防水敷料保护,术后两周内避免盆浴或游泳。出现发热或伤口剧痛需立即就医,不可自行处理伤口或涂抹药物。
2.避免过早负重活动:骨折愈合初期需严格拄拐或使用助行器,完全负重时间由主治医生根据复查结果决定。过早行走可能导致内固定松动或骨折移位,卧床时可行踝泵运动促进血液循环,翻身时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
3.定期复查影像学检查: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需拍片观察骨折对位及愈合情况,及时调整康复方案。若出现患肢缩短、异常疼痛或关节僵硬,需提前复查。影像资料需妥善保存,便于对比愈合进度。
4.遵医嘱进行康复训练:术后早期以肌肉等长收缩为主,逐渐增加关节被动活动范围。康复师指导下进行髋关节屈伸、外展训练,动作需缓慢均匀,避免暴力牵拉。训练后冰敷15分钟可减轻肿胀,每日总量不超过医嘱规定时长。
5.注意营养补充:高蛋白饮食促进骨痂形成,每日摄入足量牛奶、鱼类及豆制品。同时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但需避免与含草酸蔬菜同食影响吸收。戒烟戒酒,减少咖啡因摄入以防钙流失。
术后需密切观察下肢血液循环,若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皮肤发绀应立即处理。疼痛管理按阶梯用药原则执行,非甾体类药物不宜长期服用。保持排便通畅,避免腹压增高影响患肢稳定性。心理调适同样重要,积极心态有助于康复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