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下裂术前需进行生殖系统外观评估、泌尿系统超声检查、染色体核型分析、凝血功能检测、麻醉风险评估。具体分析如下:
1.生殖系统外观评估:通过视诊和触诊明确尿道开口异常位置、阴茎弯曲程度及包皮分布情况。观察阴囊是否分裂、睾丸是否下降至阴囊内。记录阴茎头发育状况,判断是否存在合并畸形如隐匿阴茎。测量阴茎长度和直径,为手术方案设计提供依据。重点区分远端型与近端型尿道下裂,评估是否需分期手术矫正。
2.泌尿系统超声检查:排查是否合并肾盂积水、输尿管扩张等上尿路畸形。明确膀胱形态及残余尿量,排除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观察双侧睾丸位置及血流信号,确认有无隐睾或睾丸发育不良。对于严重会阴型尿道下裂,需排除前列腺囊或苗勒管残留等复杂畸形。超声无创且可重复操作,适合儿童患者筛查。
3.染色体核型分析:通过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确定遗传性别,尤其对合并外生殖器模糊者至关重要。排除性染色体异常如克氏综合征或嵌合体。结合激素水平检测区分单纯尿道下裂与两性畸形。核型结果直接影响性别认定及后续激素治疗决策,需在手术前明确。
4.凝血功能检测:包括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血小板计数。尿道成形术创面渗血风险高,需排除血友病等遗传性凝血障碍。长期服用抗凝药物者需提前调整用药方案。术中出血量直接影响手术视野清晰度及术后愈合,术前纠正异常指标可降低并发症概率。
5.麻醉风险评估:全面了解心肺功能及药物过敏史,重点排查困难气道或恶性高热高危因素。儿童患者需评估体重与发育指标,计算精确用药剂量。合并先天性心脏病者需联合心内科会诊。麻醉方式选择需权衡全身麻醉与区域阻滞的利弊,确保术中生命体征平稳。
术前需空腹6小时以上,避免呼吸道感染。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明确手术预期效果及潜在风险。术后护理方案需提前规划,包括导尿管固定与伤口清洁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