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产四个月后刀口仍感到疼痛属于异常情况,通常提示伤口愈合不良或存在其他并发症。正常情况下,术后三个月内伤口疼痛应逐渐减轻直至消失。若疼痛持续或加重,需及时就医排查原因,避免延误治疗。
剖腹产伤口疼痛超期未愈可能由多种因素导致。常见原因包括伤口感染、皮下组织愈合不良、缝线反应或瘢痕增生。感染通常伴随红肿、渗液或发热;瘢痕增生表现为刀口发硬、凸起且触碰疼痛;缝线排斥反应可能引起局部反复炎症。产妇体质差异、术后护理不当或过早负重活动也可能延缓愈合。医生可能通过超声检查评估深层组织愈合情况,或取样排查感染。根据诊断结果,治疗方式包括局部清创、抗生素治疗、瘢痕软化针或物理治疗。
日常护理中需避免抓挠或摩擦伤口,穿着宽松衣物减少刺激。保持伤口清洁干燥,淋浴后及时擦干。瘢痕增生者可遵医嘱使用硅酮凝胶或压力敷料。疼痛明显时可短暂使用医生建议的止痛药,但需避免自行服用抗炎药物掩盖症状。恢复期间避免提重物或剧烈运动,防止伤口张力过大。饮食上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C摄入,促进组织修复。若出现发热、脓性分泌物或疼痛突然加剧,必须立即就医。定期随访有助于监测愈合进度,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