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高危病变是指子宫内发生的具有较高恶变风险的异常病理改变,主要包括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Ⅲ级、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早期子宫内膜癌等。这类病变属于癌前病变或早期恶性肿瘤范畴,若未及时干预可能进展为浸润性癌症,需通过病理活检明确诊断并分级。
子宫高危病变的成因复杂,与HPV持续感染、激素水平异常、遗传因素及慢性炎症刺激密切相关。宫颈高危病变多由高危型HPV如16、18型诱发,导致宫颈上皮细胞异常增殖;子宫内膜高危病变则常与雌激素长期刺激有关,表现为内膜腺体结构紊乱和细胞异型性。临床常见症状包括异常阴道出血、分泌物增多或绝经后出血,但部分病例早期无明显症状,需依赖定期筛查如TCT、HPV检测或宫腔镜发现。病理诊断是金标准,通过评估细胞异型程度和病变范围确定风险等级。
发现子宫高危病变后需严格遵循医疗建议,避免延误治疗。宫颈高级别病变可能需锥切术或激光治疗,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常采用孕激素疗法或手术切除。治疗后需定期复查,监测复发迹象。预防措施包括接种HPV疫苗、控制肥胖和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减少雌激素过度暴露。出现异常出血或分泌物应及时就诊,尤其有家族肿瘤史者应提高筛查频率。避免自行用药或依赖非正规治疗手段,所有干预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