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疝可引起意识障碍、呼吸循环衰竭、瞳孔异常、肢体瘫痪、颅内压持续升高。具体分析如下:
1.意识障碍:脑疝压迫脑干网状上行激活系统,导致觉醒功能受损。早期表现为嗜睡或烦躁,逐渐发展为昏睡、昏迷。中脑受压时出现去大脑强直状态,表现为角弓反张和四肢僵直。若累及丘脑或大脑皮层,可能伴随认知功能全面衰退。
2.呼吸循环衰竭:脑干延髓受压直接影响呼吸中枢,出现潮式呼吸、长吸式呼吸等异常模式。严重时呼吸骤停,伴随血压剧烈波动,初期代偿性升高后迅速下降。心血管中枢受累可引发心律失常甚至心搏停止。
3.瞳孔异常:动眼神经受压导致患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是中脑受压的典型表现。双侧瞳孔缩小提示桥脑损伤,晚期瞳孔固定散大标志脑干功能衰竭。瞳孔变化是判断脑疝进展的重要体征。
4.肢体瘫痪:大脑脚受压引发对侧肢体偏瘫,伴随肌张力增高和病理征阳性。小脑幕切迹疝可压迫锥体束,出现进行性运动功能障碍。脑干直接受压可能导致交叉性瘫痪,即同侧颅神经麻痹伴对侧肢体瘫痪。
5.颅内压持续升高:脑疝形成后加重脑脊液循环障碍,形成恶性循环。静脉回流受阻引发脑水肿加剧,脑组织缺氧导致细胞毒性水肿。若不及时干预,最终导致全脑功能不可逆损伤。
出现相关症状需立即就医,避免头部剧烈活动或随意使用镇静药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影像学检查明确疝出部位和程度。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因,同时采取降颅压措施。预后与干预时机密切相关,延迟处理可能造成永久性神经功能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