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可能导致暂时性或永久性听力下降,但完全失聪的概率较低。中耳炎引发的听力问题通常与炎症程度、治疗及时性以及是否出现并发症密切相关。多数情况下,通过规范治疗,听力可逐渐恢复,但若延误治疗或反复感染,可能造成鼓膜穿孔、听骨链损伤等,进而导致不可逆的听力损伤。
中耳炎影响听力的机制主要与中耳腔内积液或化脓有关。炎症导致鼓膜振动受限,声波传导受阻,出现传导性耳聋。急性中耳炎若及时抗感染治疗,积液吸收后听力多能改善。慢性中耳炎可能伴随长期积液或胆脂瘤形成,压迫或破坏听小骨、内耳结构,甚至引发感音神经性耳聋。儿童反复发作的中耳炎需特别警惕,可能影响语言发育。部分严重病例合并迷路炎或脑膜炎,可能直接损伤听觉神经,此时听力恢复难度较大。
预防中耳炎导致的听力损伤需注意早期症状,如耳痛、耳鸣、耳闷或发热,及时就医避免感染扩散。避免用力擤鼻、游泳时呛水,感冒期间保持鼻腔通畅。治疗期间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停药。慢性中耳炎患者需定期复查听力,必要时手术修复鼓膜或清除病灶。听力持续下降需排查其他病因,如突发性耳聋或老年性聋。日常保护耳朵免受噪音刺激,均衡营养增强免疫力,可降低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