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肠操作包括评估患者、准备物品、安置体位、插入肛管、观察与拔管等环节。具体分析如下:
1.评估患者:评估患者的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度、肛周皮肤黏膜情况等,了解患者有无灌肠禁忌证,如急腹症、消化道出血等,有助于确定灌肠的类型、溶液的选择和预估操作过程中的风险,为安全有效的灌肠操作奠定基础。
2.准备物品:准备灌肠筒、肛管、血管钳、润滑剂、卫生纸、橡胶单、治疗巾、便盆等物品,根据灌肠目的选择合适的灌肠溶液,如清洁灌肠常用0.1%-0.2%的肥皂液或生理盐水,溶液温度一般为39-41℃,降温时用28-32℃,中暑时用4℃等,确保物品齐全、溶液温度适宜是顺利进行灌肠操作的前提。
3.安置体位:协助患者取左侧卧位,双膝屈曲,褪裤至膝部,臀部移至床沿,这样的体位有利于灌肠溶液顺利流入肠道,同时也便于操作,能充分暴露肛门,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4.插入肛管:将肛管前端涂润滑剂后轻轻插入直肠,成人插入深度一般为7-10cm,小儿插入深度约4-7cm,插入过程中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直肠黏膜,如遇阻力可稍作旋转肛管再缓慢插入,插入肛管后固定好,防止脱出。
5.观察与拔管:灌肠过程中密切观察筒内液面下降速度和患者的反应,如患者感觉腹胀或有便意,可适当降低灌肠筒高度或暂停片刻,若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剧烈腹痛等情况应立即停止灌肠。灌肠完毕后,夹紧肛管末端,拔出肛管放入弯盘内,协助患者平卧,嘱其尽量保留灌肠溶液5-10分钟后再排便,以达到较好的灌肠效果。
灌肠操作时要确保患者的隐私得到保护,操作环境温暖、安静、隐蔽;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循无菌原则,防止交叉感染;对于特殊患者如老年人、儿童、孕妇等要更加谨慎操作,动作轻柔,避免损伤肠道;灌肠溶液的量、温度、浓度等要严格按照医嘱执行,避免因溶液不当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
便秘怎么灌肠
便秘时可以选择温水灌肠、肥皂水灌肠、甘油灌肠、开塞露灌肠和乳果糖灌肠等方法缓解症...
什么是非法灌肠现象
非法灌肠现象是指在不符合医疗规范、法律法规要求的情况下进行的灌肠操作。灌肠本是一...
为什么不能用温水灌肠
温水灌肠可能导致肠道损伤、影响肠道正常菌群、引发电解质紊乱、增加感染风险、造成肠...
什么是灌肠
灌肠是将一定量的溶液通过肛管,经肛门灌入结肠,以帮助患者清洁肠道、排便、排气或由...
灌肠的操作流程
灌肠的操作流程一般可分为术前准备、医生操作和术后评估这三个阶段。1.术前准备。灌...
灌肠治疗是什么意思
灌肠治疗是一种将一定量的溶液通过肛管,经肛门灌入直肠或结肠内,以达到清洁肠道、治...
肠梗阻的灌肠方法
肠梗阻可以采用大量不保留灌肠的方法。大量不保留灌肠是将肛管经肛门插入直肠内,通过...
便秘可以灌肠排便吗
灌肠的副作用是什么
灌肠可能产生的副作用包括肠穿孔、电解质失衡、感染风险、肠道功能紊乱和不适感。以下...
便秘患者可以灌肠吗
{{item.title}}
{{item.content}}
加载中...
点击加载更多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