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引起的肝腹水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综合治疗。肝腹水是肝炎发展到肝硬化阶段的常见并发症,主要由于肝功能受损导致白蛋白合成减少、门静脉高压等因素引起。治疗需针对病因控制肝炎活动,同时改善腹水症状,防止并发症发生。
治疗肝炎引起的肝腹水需从多方面入手。首先需明确肝炎类型,病毒性肝炎需抗病毒治疗,酒精性肝炎需严格戒酒。医生通常会开具利尿剂帮助排出多余水分,严重腹水可能需穿刺放液。补充白蛋白可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减少腹水生成。限制钠盐摄入对控制腹水很重要,每日食盐量应控制在2克以下。卧床休息有助于改善肾脏血流,促进水分排出。若出现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等感染,需及时使用抗生素。顽固性腹水可考虑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等介入治疗。
肝炎患者出现腹水需立即就诊,不可自行用药。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医嘱,定期复查肝功能、电解质等指标。注意观察尿量变化,每日记录体重。饮食应保证足够热量,适量优质蛋白,避免坚硬食物以防消化道出血。出现腹痛、发热、意识模糊等症状需警惕并发症。戒烟戒酒,避免使用损伤肝脏的药物。保持良好心态,保证充足休息,有助于病情恢复。预防肝炎进展为肝硬化的关键在于早期规范治疗原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