喘息性肺炎的治疗需结合抗感染、平喘及对症支持治疗。急性期以控制感染和缓解喘息为主,慢性期注重免疫调节和肺功能恢复。具体方案需根据病原体检测、症状严重程度及个体差异制定,通常包括抗生素、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等药物联合应用。
喘息性肺炎常见于病毒感染或细菌混合感染,需通过血常规、C反应蛋白、胸片等检查明确病因。病毒性感染以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为主,细菌性感染首选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或头孢类抗生素。喘息明显时可雾化吸入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严重病例需静脉注射甲泼尼龙。缺氧患者给予低流量吸氧,痰液黏稠者加用氨溴索化痰。恢复期建议进行肺功能锻炼,如腹式呼吸训练,必要时使用匹多莫德等免疫调节剂预防复发。中医治疗中,蜜麻黄、杏仁等宣肺平喘中药可辅助缓解症状。
治疗期间需保持环境通风湿润,避免冷空气及粉尘刺激。密切监测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警惕呼吸衰竭。抗生素使用需足疗程,防止耐药性产生。糖皮质激素长期应用可能抑制免疫力,需逐步减量。饮食宜清淡,适量补充维生素A、D以促进呼吸道黏膜修复。疫苗接种是重要预防手段,建议按时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若喘息持续超过2周或出现发绀、嗜睡等表现,需及时复查胸部CT排除气道畸形等并发症。康复阶段避免剧烈运动,定期随访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