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鼻炎一般由花粉等植物颗粒、尘螨等微小生物、霉菌孢子、动物皮屑及毛发、空气污染物引发。具体分析如下:
1.花粉等植物颗粒:花粉是常见的过敏原,尤其在春季和秋季大量飘散。当花粉进入鼻腔后,免疫系统误判为有害物质,释放组胺等炎症介质,导致鼻黏膜充血、肿胀,引发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不同植物花粉致敏性不同,部分人群可能对特定花粉过敏。
2.尘螨等微小生物:尘螨常存在于床垫、地毯、窗帘等家居环境中,其排泄物和尸体碎片可悬浮于空气中。吸入后刺激鼻黏膜,诱发过敏反应。尘螨繁殖受湿度影响较大,潮湿环境更容易滋生,因此保持干燥有助于减少过敏发作。
3.霉菌孢子:霉菌在潮湿、阴暗环境中生长迅速,其孢子通过空气传播。吸入后可能引起鼻腔免疫反应,导致鼻塞、瘙痒等症状。浴室、地下室等区域是霉菌高发地,定期清洁和通风可降低接触风险。
4.动物皮屑及毛发:猫、狗等宠物的皮屑、唾液或毛发中含有特定蛋白质,可能成为过敏原。接触后鼻黏膜产生过度反应,引发炎症。即使不直接接触宠物,皮屑附着在衣物或家具上仍可能诱发症状。
5.空气污染物:汽车尾气、工业排放物、烟草烟雾等含有刺激性化学物质,长期暴露可能损伤鼻黏膜屏障,增加过敏风险。污染物还可加重已有过敏性鼻炎的症状,导致鼻塞、流涕加剧。
过敏性鼻炎发作时需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保持室内清洁,必要时佩戴口罩。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遵医嘱使用抗过敏药物或进行脱敏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