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脉的病因主要与气血亏虚、元气离散有关,常见于久病体弱或病情危重阶段。脉象表现为浮散无根、至数不齐,反映正气耗散、脏腑功能衰竭的病理状态。这一脉象通常提示病情严重,需及时干预。
气血是维持脉象稳定的基础,当气血严重不足时,脉道失于充盈,出现散乱无根之象。久病耗伤、大失血、剧烈吐泻等均可导致气血骤减;心肾阳虚者因推动无力,亦常见脉散欲绝。部分急症如休克、心衰时,循环衰竭使脉象涣散,多伴面色苍白、冷汗淋漓等危候。孕妇临产时偶见散脉,属气血暂时聚于胞宫的特殊生理现象,需与病理性散脉鉴别。
辨识散脉需结合全身症状。若突发于急症,多属阴阳离决之兆,须立即抢救;慢性病中出现则提示正气衰败,预后不良。诊脉时应注意与相似脉象区别:濡脉虽浮但细软,芤脉浮大中空,散脉则特征性表现为涣散不聚。临床需避免过度依赖单一脉象,需四诊合参。记录脉象变化时,应注明力度、节律及伴随症状,为辨证提供完整依据。危重患者出现散脉时,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时采取支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