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珠菌是一种常见的条件致病真菌,可存在于人体多个部位,尤其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容易定植。正常情况下,念珠菌与人体共生且不引发疾病,但在免疫力下降或微环境改变时可能过度增殖,导致感染。
念珠菌主要存在于口腔、消化道、生殖道和皮肤表面。口腔中常见于舌背、颊黏膜等部位,可能形成鹅口疮。消化道以肠道为主,尤其是回盲部,成为念珠菌血症的重要来源。女性生殖道中,阴道黏膜是常见定植部位,pH值改变或菌群失衡时可引发阴道炎。皮肤皱褶处如腋窝、腹股沟、指缝等潮湿区域也易滋生念珠菌,导致间擦疹。念珠菌可能附着于医疗器械或假体表面,如导尿管、义齿等,增加院内感染风险。
注意个人卫生是预防念珠菌感染的关键。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长期穿戴潮湿衣物。合理使用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减少菌群失调风险。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高血糖环境易促进念珠菌增殖。出现疑似感染症状时,如口腔白斑、阴道异常分泌物或皮肤红斑脱屑,应及时就医并避免自行用药。临床治疗需根据感染部位选择局部或全身抗真菌药物,并注意耐药性问题。免疫功能低下人群需定期监测,早期干预可降低侵袭性感染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