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腹泻常见症状包括水样便或稀便、每日排便次数明显增多、伴随腹部绞痛或胀痛、可能出现轻度发热、部分情况伴有呕吐。具体分析如下:
1.水样便或稀便:秋季腹泻典型表现为粪便含水量高,呈蛋花汤样或清水样,无明显黏液或血丝。肠道受到病原体侵袭后,水分吸收功能减弱,导致粪便稀薄。部分患者排便时可能伴随急迫感,但里急后重感较少见。
2.每日排便次数明显增多:正常排便习惯被打破,每日可达5至10次甚至更多。频繁排便与肠道蠕动加快有关,严重时可能引发脱水。排便量通常较大,但每次排便后腹痛可能暂时缓解。
3.伴随腹部绞痛或胀痛:疼痛多位于脐周或下腹部,呈阵发性痉挛。肠道炎症刺激神经末梢,引发平滑肌收缩。疼痛程度因人而异,婴幼儿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或蜷缩身体。
4.可能出现轻度发热:体温多在37.5℃至38.5℃之间,与病原体引发的免疫反应有关。发热通常持续1至2天,若体温超过39℃或持续不退,需警惕合并其他感染。
5.部分情况伴有呕吐:呕吐多发生于病程早期,胃部不适导致食物反流。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能含有胆汁。呕吐频率高时需防止电解质紊乱。
出现症状后应及时补充水分,避免高糖或高脂饮食。婴幼儿需监测尿量及精神状态,必要时就医。未确诊前勿自行使用止泻药物,以免掩盖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