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漏是中医术语,指女性非经期子宫异常出血的病症,表现为经血淋漓不尽或突然大量出血。该病症与月经周期紊乱相关,属于妇科常见病证,多因脏腑功能失调、气血失或冲任损伤所致。
崩漏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多种因素。中医理论认为,肾气不足、脾虚失摄、肝郁化火或血热妄行均可导致崩漏。肾主生殖,肾虚则冲任不固;脾统血,脾虚则血失统摄;肝郁久则生热,迫血妄行。外感邪气、情志失调或过度劳累也可能诱发或加重病情。现代医学中,崩漏可能与内分泌失调、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或凝血功能障碍等病理变化有关,需结合检查明确病因。
崩漏患者需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治疗需辨证施治,肾虚者宜补肾固冲,脾虚者需健脾摄血,血热者当清热凉血。出血期间应避免剧烈运动,保持情绪稳定,饮食宜清淡营养,忌辛辣刺激。长期崩漏可能导致贫血,需监测血红蛋白水平,必要时补充铁剂。若出血量大或伴随头晕、乏力等严重症状,应立即就医,以防失血性休克。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提高疗效,但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