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统感染是否具有传染性取决于具体病因。细菌性尿路感染通常不会通过日常接触传播,但由淋球菌、衣原体等性传播病原体引起的感染可能通过性接触传染。
泌尿系统感染的传播途径与病原体类型密切相关。大多数尿路感染由大肠杆菌等肠道细菌引起,这些细菌通过尿道逆行感染膀胱或肾脏,属于自身感染而非人际传播。但特殊病原体如淋病奈瑟菌、支原体等可通过性行为传播,这类感染被归类为性传播疾病。结核分枝杆菌导致的泌尿系结核可能通过飞沫传播,但这种情况较为罕见。免疫力低下人群需注意院内感染风险,例如导尿管相关感染可能通过医疗操作间接传播。
预防泌尿系统感染传播需区分感染类型。细菌性尿路感染患者应避免共用毛巾、浴具,性传播病原体感染者需暂停性接触直至治愈。日常需保持外阴清洁、多饮水促进排尿,导尿操作需严格无菌。出现尿频、尿痛或血尿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原体类型,针对性使用抗生素。性传播感染者应通知性伴侣共同治疗,避免交叉传染。结核性感染需进行呼吸道隔离,普通尿路感染无需特殊隔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