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结石排出时的外观因结石成分和大小而异,通常呈现为颗粒状、沙砾样或小块固体,颜色可能为黄色、棕色或深褐色,表面可能光滑或粗糙。较小的结石可能随尿液自然排出,肉眼可见;较大的结石可能伴随明显疼痛,形状不规则且质地较硬。部分结石在排出过程中可能碎裂成更小的碎片。
尿结石的成分多样,常见类型包括草酸钙、磷酸钙、尿酸或胱氨酸结石。草酸钙结石表面多凹凸不平,质地坚硬;尿酸结石则颜色偏黄或红褐,表面较光滑。结石排出时可能伴随血尿,因移动过程中划伤尿道黏膜所致。部分患者会感到排尿时有异物感或突然中断,尤其在结石卡顿于尿道时。通过大量饮水和适度运动,可促进小结石排出,但较大结石需医疗干预,如体外冲击波碎石或手术。
注意观察排尿时是否出现异常固体物质,尤其伴随剧烈腰痛或血尿时需及时就医。日常需保持充足水分摄入,减少高草酸食物如菠菜、坚果的摄入,适量补钙但避免过量。尿酸结石患者应限制高嘌呤饮食如海鲜、动物内脏,并定期复查泌尿系统超声。避免长时间憋尿,适度运动有助于预防结石形成。若出现发热、持续呕吐或无法缓解的疼痛,可能提示感染或梗阻,需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