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倍子与地榆可以配伍使用,两者在中医理论中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五倍子性寒味酸涩,归肺、大肠、肾经,主要功效为收敛止血、涩肠止泻;地榆性微寒味苦酸,归肝、大肠经,长于凉血止血、解毒敛疮。两者合用可增强止血效果,尤其适用于血热妄行或久痢不愈等症。
五倍子所含鞣质具有强力收敛作用,能收缩血管、凝固蛋白质,减少出血和渗出;地榆中的地榆皂苷和鞣质则能抑制炎症反应,促进创面愈合。临床常用于治疗便血、崩漏、痔疮出血及皮肤溃疡。例如,对于湿热下注导致的便血,两者配伍可凉血止血的同时涩肠固脱;外用研磨调敷可缓解湿疹渗液或烫伤溃烂。五倍子抗菌作用与地榆的解毒特性结合,对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一定抑制效果。
使用需注意辨证施治。五倍子收敛性强,外感初起或实热积滞者忌用,以免闭门留寇;地榆性偏寒,脾胃虚寒者慎用,可能加重腹泻。两者均含鞣质,长期服用可能影响消化功能,宜中病即止。配伍比例需根据症状调整,通常五倍子用量宜小3-6克,地榆可稍多10-15克。避免与含金属离子的西药同服,以防生成沉淀。孕妇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防止鞣质收缩子宫。煎煮时五倍子宜打碎包煎,减少对消化道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