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出现肛裂导致大便带血时,需及时采取护理措施缓解症状并促进愈合。肛裂多因大便干燥或排便困难引起,表现为肛门周围皮肤裂伤,伴随少量鲜红色血迹。通过调整饮食、保持局部清洁及正确用药,多数情况可有效改善。
日常护理需从软化大便入手,增加膳食纤维和水分摄入。母乳喂养的宝宝,母亲应多吃蔬菜、水果;已添加辅食的宝宝可给予梨汁、西梅泥等富含纤维的食物。每次排便后使用温水清洗肛门,避免用力擦拭,洗净后可涂抹凡士林或医生推荐的无刺激药膏保护创面。若宝宝排便时哭闹明显,可在医生指导下短期使用开塞露辅助通便,但不可长期依赖。夜间睡前用温水坐浴5-10分钟,有助于放松肛门肌肉并促进血液循环。
注意观察出血量及频次,若持续超过3天或出血量增大,需立即就医排除其他肠道疾病。护理期间避免使用含酒精或香精的湿巾清洁,选择纯棉柔巾轻柔按压。调整喂养规律,避免过度进食导致消化不良。若宝宝出现发热、拒食或肛门肿胀,提示可能继发感染,需抗生素治疗。未咨询医生前勿自行使用止血药物,婴幼儿肛门黏膜脆弱,不当处理可能加重损伤。保持尿布区干爽透气,减少摩擦刺激,有助于裂口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