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胆疮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感染引起的皮肤疾病。初次感染该病毒通常表现为水痘,痊愈后病毒会潜伏在神经节内。当免疫力下降时,病毒可能被重新激活并沿神经纤维扩散至皮肤,引发带状疱疹,即俗称的蛇胆疮。
蛇胆疮的发病与多种因素相关。年龄增长、长期疲劳、精神压力过大或患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肿瘤等均可能导致免疫力降低,从而诱发病毒再激活。接受免疫抑制治疗或放疗也可能增加患病风险。病毒激活后,受影响的神经支配区域会出现疼痛、灼热感,随后皮肤出现成簇的红斑、水疱,常见于胸背部、腰部或面部,沿单侧神经分布。
预防和治疗蛇胆疮需注意增强免疫力,保持规律作息与均衡饮食。急性期应尽早就医,遵医嘱使用抗病毒药物以缩短病程,减轻症状。避免抓挠水疱,防止继发感染。疼痛明显时可配合镇痛治疗。接种带状疱疹疫苗是有效的预防手段,尤其推荐50岁以上人群或免疫力低下者。若出现眼部或耳部症状,需警惕并发症,及时专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