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失禁和漏尿不完全相同,但存在一定关联。尿失禁是医学术语,指无法自主控制排尿的现象,属于疾病范畴;漏尿则更偏向日常描述,通常指尿液不自主渗出的轻微症状,可能尚未达到疾病标准。两者本质区别在于严重程度和医学定义,但实际使用中常被混为一谈。
尿失禁根据病因分为压力性、急迫性、混合性等类型。压力性尿失禁常见于腹压增高时如咳嗽、打喷嚏,与盆底肌松弛相关;急迫性尿失禁多因膀胱过度活动,表现为尿急后无法憋住。漏尿可能仅是偶尔少量渗尿,例如产后女性因短暂盆底损伤出现的轻微症状。医学上,若漏尿频率高或影响生活,则可能诊断为尿失禁。年龄、激素水平、神经系统疾病等因素均可能加剧症状。
注意区分偶发漏尿与持续性尿失禁。偶发情况可通过凯格尔运动、减重等方式改善;若症状频繁或伴随疼痛、血尿,需及时就医排除感染、肿瘤等病变。避免过量摄入咖啡因或酒精,以免刺激膀胱。老年群体更需关注,因机能退化可能掩盖潜在疾病。诊断需结合尿动力学检查或超声,不可自行判断。日常护理可选择专用护垫,但长期依赖可能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