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前列腺炎的检查包括前列腺液检查、尿常规检查、超声检查、尿流率检查、细菌培养检查。具体分析如下:
1.前列腺液检查:通过按摩前列腺获取分泌物,观察白细胞数量、卵磷脂小体分布情况,判断是否存在炎症反应。正常前列腺液中白细胞应少于10个每高倍视野,卵磷脂小体均匀分布。若白细胞增多或卵磷脂小体减少,提示可能存在慢性炎症。检查前需禁欲3至5天,避免影响结果准确性。
2.尿常规检查:通过分析尿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细菌等指标,辅助判断泌尿系统是否存在感染或炎症。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尿液中可能出现白细胞增多,但尿常规正常并不能完全排除疾病。检查需留取中段尿,避免污染干扰结果。
3.超声检查:采用经腹部或经直肠超声观察前列腺形态、大小及内部回声,排除其他病变如结石或增生。慢性前列腺炎可能表现为回声不均或钙化灶,但超声特异性较低,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检查前需憋尿,经直肠超声需排空肠道。
4.尿流率检查:通过测量排尿速度评估尿道通畅程度,间接反映前列腺功能。慢性前列腺炎可能导致尿流率下降,但该检查无法直接确诊,需结合症状与其他检查。检查时需自然排尿,避免刻意用力影响数据。
5.细菌培养检查:采集前列腺液或尿液进行细菌培养,明确是否存在病原体感染。若培养出细菌可针对性使用药物治疗,但多数慢性前列腺炎为无菌性,阴性结果仍需结合临床判断。检查前需停用抗生素,避免假阴性。
检查前应避免剧烈运动、饮酒及辛辣饮食,保持正常作息。根据医生建议选择合适项目,避免过度检查或遗漏关键指标。结果解读需结合临床症状,必要时重复或补充检查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