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的症状表现有肛门周围红肿疼痛、反复流脓或分泌物、排便不适或里急后重感、局部硬结或条索状肿块、伴随发热等全身症状。具体分析如下:
1.肛门周围红肿疼痛:肛瘘初期常表现为肛门周围皮肤红肿,伴随持续性疼痛或跳痛,尤其在坐立或排便时加重。炎症反应导致局部组织充血水肿,可能形成脓肿,触压有明显压痛。
2.反复流脓或分泌物:瘘管形成后,外口常有脓液或血性分泌物溢出,分泌物可能稀薄或黏稠,气味腥臭。脓液排出后疼痛可暂时缓解,但易反复发作,需及时处理避免感染扩散。
3.排便不适或里急后重感:肛瘘可能刺激直肠或肛门括约肌,导致排便时肛门坠胀、异物感或排便不尽感。部分患者因疼痛恐惧排便,长期可能引发便秘或排便习惯改变。
4.局部硬结或条索状肿块:瘘管周围纤维组织增生可形成硬结,皮下触及条索状肿物,从外口延伸至肛门内。硬结可能伴随压痛,炎症急性期肿块增大,慢性期质地较硬。
5.伴随发热等全身症状:若肛瘘合并急性感染,可能出现畏寒、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体温升高提示细菌入血或深部组织感染,需警惕脓毒症风险。
肛瘘症状轻重与病程长短、瘘管复杂程度相关。日常需保持肛门清洁,避免久坐或过度用力排便,饮食宜清淡以减少刺激。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挤压或拖延治疗导致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