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腹泻常见症状包括大便次数明显增多、粪便性状改变呈稀水样或黏液便、伴随发热或呕吐、出现脱水症状如尿量减少或囟门凹陷、精神状态异常如烦躁或嗜睡。具体分析如下:
1.大便次数明显增多:健康婴幼儿每日排便次数存在个体差异,但腹泻时排便频率显著高于平日。粪便量增加且难以控制,可能突然排出。排便前可能出现肠鸣音亢进或腹部不适,排便后不适感可能暂时缓解。
2.粪便性状改变呈稀水样或黏液便:正常婴幼儿粪便为糊状或成形软便,腹泻时粪便含水量增加至90%以上,呈现蛋花汤样或喷射状水便。部分病例可见未消化奶瓣或食物残渣,严重时粪便中混有血丝或黏液,提示肠道黏膜受损。
3.伴随发热或呕吐:约半数腹泻患儿出现体温升高,多因肠道感染引发全身炎症反应。呕吐常发生于病程初期,呈喷射状或频繁吐奶,可能导致摄入不足。发热与呕吐并存时需警惕电解质紊乱风险。
4.出现脱水症状如尿量减少或囟门凹陷:轻度脱水表现为口唇干燥、哭时泪少;中度脱水可见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减退;重度脱水时尿量锐减甚至无尿,前囟明显下陷。脱水程度与腹泻频率及呕吐量直接相关。
5.精神状态异常如烦躁或嗜睡:中枢神经系统对脱水及电解质变化敏感。初期表现为易激惹、哭闹不安,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反应迟钝、肢体无力或意识模糊,提示可能出现代谢性酸中毒或低钠血症。
腹泻期间需密切观察症状变化,记录排便次数及性状。避免自行使用止泻药物,防止掩盖病情。母乳喂养可继续维持,人工喂养者可暂时改用低乳糖配方。出现持续高热、血便或抽搐应立即就医。补液时优先选择口服补液盐,少量多次喂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