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排卵后服用避孕药的效果有限。紧急避孕药主要通过延迟排卵、干扰受精或阻止受精卵着床发挥作用,但若排卵已完成,药物无法阻止精子与卵子结合,避孕成功率显著降低。常规短效避孕药则需按周期规律服用,事后使用无避孕效果。
紧急避孕药的有效性高度依赖服药时间。排卵后24小时内受精概率最高,此时服用左炔诺孕酮类药物的避孕效果不足50%,而铜质宫内节育器是更可靠的选择,可在排卵后5天内放置以阻止着床。短效避孕药需持续服用抑制排卵,突发漏服可能引发突破性排卵,事后补服无法补救已发生的排卵。不同药物机制差异明显,米非司酮等抗孕激素类药物可干扰黄体功能,但对已完成受精的卵子效果有限。
使用避孕药需严格遵循时间窗。紧急避孕药应在事后72小时内服用,越早效果越好,但仍有15%-25%的失败率。多次服用会导致激素紊乱,引发月经周期异常。哺乳期、心血管疾病患者禁用雌激素类避孕药。若排卵后出现持续腹痛或异常出血,需警惕宫外孕风险。所有避孕方式均存在失败可能,事后措施不能替代常规避孕,建议结合排卵监测与屏障法提升避孕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