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的治疗方法包括及时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促进排痰、适当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合理氧疗改善缺氧症状、加强营养支持增强抵抗力。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细菌性肺炎需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早期足量用药可有效控制病情。支原体肺炎首选大环内酯类药物,疗程一般持续10-14天。用药期间需观察药物不良反应,避免随意更换或停用抗生素。
2.保持呼吸道通畅促进排痰:雾化吸入可稀释痰液,配合拍背排痰帮助分泌物排出。痰液黏稠者可口服祛痰药物,如氨溴索。保持室内湿度在60%左右,减少气道刺激。避免使用强力镇咳药,以免抑制排痰反射。
3.适当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发热及呼吸急促易导致脱水,需根据体重计算补液量,优先口服补液。静脉补液适用于进食困难或中重度脱水患儿,注意控制输液速度。定期监测血钠、血钾水平,及时纠正酸碱失衡。
4.合理氧疗改善缺氧症状:血氧饱和度低于90%时需给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维持氧饱和度在92%-95%。严重呼吸衰竭需考虑无创通气。氧疗期间密切观察呼吸频率及唇色变化,避免长时间高浓度吸氧。
5.加强营养支持增强抵抗力:给予高热量、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少量多餐。蛋白质摄入量需增加至每日1.5-2克/公斤体重。维生素A和锌的补充有助于呼吸道黏膜修复,但需避免过量。
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胸片评估肺部炎症吸收情况,密切监测体温、呼吸及心率变化。避免接触烟雾、冷空气等刺激因素,保持居室通风。出现嗜睡、拒食或呼吸困难加重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