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常见的妇科病包括阴道炎、盆腔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综合征。具体分析如下:
1.阴道炎:阴道炎是阴道黏膜及周围组织的炎症,常见症状包括瘙痒、灼热感、异常分泌物等。根据病原体不同可分为细菌性、霉菌性和滴虫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多由阴道内菌群失衡引起,霉菌性阴道炎常与 白假丝酵母菌感染有关,滴虫性阴道炎则通过性接触传播。诊断需结合分泌物检查和临床症状,治疗以局部或口服药物为主,同时需注意个人卫生。
2.盆腔炎:盆腔炎是女性上生殖道感染性疾病,涉及子宫、输卵管、卵巢等器官。急性盆腔炎表现为下腹痛、发热、异常阴道分泌物,慢性盆腔炎可能导致不孕或宫外孕。病原体多为淋球菌、衣原体等,治疗需使用抗生素,严重者需住院。预防措施包括避免不洁性行为、及时治疗下生殖道感染。
3.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形成的良性肿瘤,常见于育龄期女性。症状与肌瘤大小和位置有关,可能表现为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压迫膀胱或直肠。多数肌瘤无需治疗,定期观察即可;若症状明显,可采用药物或手术切除。肌瘤恶变概率极低,但需警惕异常增大或出血。
4.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子宫内膜组织生长在子宫外的疾病,多见于卵巢、盆腔等部位。典型症状为痛经、性交痛、不孕,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经血逆流有关。治疗包括药物缓解疼痛和手术切除病灶,长期管理需结合生育需求。
5.多囊卵巢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内分泌代谢异常导致的疾病,表现为月经稀发、多毛、痤疮、肥胖等。超声检查可见卵巢多囊样改变,激素水平显示雄激素升高。治疗以调整生活方式为主,如减重、规律运动,药物可改善月经周期和代谢问题,必要时辅助生育治疗。
妇科疾病需早发现早干预,定期体检有助于及时筛查。保持良好卫生习惯,避免过度清洁或使用刺激性产品。出现异常症状如持续腹痛、异常出血等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合理饮食和规律作息对预防疾病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