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结核的并发症包括膀胱挛缩、输尿管狭窄或梗阻、肾积水、尿路感染、肾功能损害。具体分析如下:
1.膀胱挛缩:膀胱结核长期未得到有效控制时,结核病变可导致膀胱壁纤维化,膀胱容量逐渐缩小,形成挛缩膀胱。患者表现为尿频、尿急、夜尿增多,严重时膀胱容量不足50mL,影响正常排尿功能。纤维化过程不可逆,需通过手术扩大膀胱容量或采用尿流改道术改善症状。
2.输尿管狭窄或梗阻:结核分枝杆菌侵犯输尿管黏膜及肌层,引发炎症反应和瘢痕形成,导致输尿管管腔狭窄甚至完全闭塞。狭窄多发生在输尿管膀胱连接处或中段,引起尿液引流不畅。患者可能出现患侧腰痛、尿液反流,长期梗阻可加重肾损害。需通过输尿管支架植入或手术重建解除梗阻。
3.肾积水:输尿管狭窄或膀胱挛缩导致尿液排出受阻,尿液在肾盂内积聚,压力升高,引发肾盂和肾盏扩张。早期可能无症状,随着积水加重,可出现腰部胀痛、肾功能减退。长期肾积水可压迫肾实质,造成不可逆的肾功能丧失。需及时解除梗阻并监测肾功能。
4.尿路感染:结核病变破坏膀胱及尿路黏膜屏障,易继发细菌感染。患者表现为发热、尿痛、脓尿,感染反复发作可能加重肾脏负担。需结合抗结核治疗与抗生素控制感染,避免感染上行至肾脏。
5.肾功能损害:膀胱结核晚期并发症,由于长期尿路梗阻、反流或反复感染,肾实质逐渐受损,最终导致肾功能不全。患者可出现水肿、高血压、贫血等尿毒症症状。需通过血液透析或肾移植替代肾功能,早期干预是关键。
膀胱结核需尽早诊断并规范治疗,定期复查泌尿系统影像学及肾功能。避免自行停药或中断治疗,防止结核复发或耐药。饮食需保证营养均衡,限制高盐高蛋白摄入以减轻肾脏负担。出现排尿异常或腰痛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