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积食是常见消化问题,主要表现为腹胀、哭闹、食欲下降或排便异常。可通过调整饮食、按摩及适当活动缓解症状,若持续不缓解需及时就医。
婴儿积食多因喂养过量、食物不易消化或肠胃功能未发育完善导致。母乳喂养的婴儿,母亲需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高脂或刺激性食物;奶粉喂养应按比例冲泡,避免过浓。已添加辅食的婴儿,可暂停难消化的食物,改为米汤、南瓜粥等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顺时针轻柔按摩婴儿腹部,促进肠道蠕动,或让婴儿俯卧片刻帮助排气。适当增加活动量,如被动操或翻身练习,也有助于消化。
处理婴儿积食需避免过度喂养,每次进食量不宜过多,可少量多餐。注意观察婴儿精神状态与排便情况,若出现呕吐、发热、持续拒食或血便,需立即就医。避免自行使用促消化药物或偏方,尤其是成分不明的中成药。日常喂养需规律,避免睡前过饱进食,喂奶后竖抱拍嗝。保持婴儿腹部保暖,冷刺激可能加重腹胀。若积食反复发作,建议咨询儿科医生排查过敏、乳糖不耐受等潜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