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36天还没来属于月经推迟,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分析。正常情况下,月经周期为21-35天,超过35天未至则视为延迟。若排除怀孕可能,需考虑内分泌失调、压力、生活方式改变或疾病等因素的影响。
月经推迟的常见原因包括精神压力过大、过度节食或剧烈运动导致的体重骤降、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内分泌疾病,以及甲状腺功能异常。长期熬夜、环境变化或服用某些药物如紧急避孕药也可能干扰激素水平,导致周期紊乱。围绝经期女性可能出现周期延长,属于生理性变化。若伴随腹痛、异常出血或其他不适,需警惕子宫病变或盆腔炎症。
建议先通过验孕棒排除妊娠可能。若非怀孕且延迟超过2-3个月,应及时就医检查性激素六项、甲状腺功能及盆腔超声。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避免过度减肥或精神紧张。记录月经周期变化有助于医生判断病因。避免自行服用激素类药物调经,以免掩盖真实病情。若反复出现周期紊乱,需系统排查潜在疾病,早干预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