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引起的咳嗽可能是寒咳或热咳,具体类型需结合症状判断。寒咳通常由风寒感冒引发,表现为咳嗽痰白、鼻塞流清涕、畏寒无汗;热咳则因风热感冒导致,常见症状为咳嗽痰黄、咽喉肿痛、发热有汗。
区分寒咳与热咳需观察伴随症状。寒咳多因外感风寒,寒气侵袭肺脏,导致肺气不宣,痰液清稀,可能伴有头痛、肢体酸痛。热咳则因风热之邪犯肺,肺失清肃,痰液黏稠,可能伴随口渴、舌红苔黄。若咳嗽迁延不愈或痰中带血,需警惕合并细菌感染或其他呼吸道疾病。
治疗时需辨证施治。寒咳宜辛温解表,可选用生姜、紫苏等温性药材;热咳需清热化痰,适合桑叶、菊花等凉性药物。避免盲目使用镇咳药,尤其痰多时可能抑制排痰。饮食上寒咳忌生冷,热咳忌辛辣燥热。若咳嗽持续超两周,或出现高热、胸痛、呼吸困难,应及时就医排除肺炎、支气管炎等疾病。日常注意保暖,保持空气流通,适度饮水有助于缓解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