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出血流脓属于需要重视的症状,可能提示存在中耳炎、外耳道炎、鼓膜穿孔或其他感染性疾病。严重程度取决于病因、持续时间以及是否伴随听力下降、发热或头晕等症状。若出血量多、脓液稠厚或症状持续超过48小时,需立即就医排查。
耳朵出血流脓常见于细菌或真菌感染。外耳道炎多因掏耳损伤或进水导致,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化脓性中耳炎常由感冒引发,脓液可能带血丝并伴随耳闷、耳鸣。鼓膜穿孔时,出血量较少但可能突然发生,需避免用力擤鼻或进水。长期流脓需警惕胆脂瘤型中耳炎,可能破坏听小骨甚至引发颅内感染。儿童反复发作需排查腺样体肥大。
避免自行掏耳或滴药,错误操作可能加重损伤。保持耳道干燥,洗澡时可用棉球堵住外耳。禁用酒精、双氧水等刺激性液体冲洗。记录症状出现时间、脓液颜色及是否发热,就医时提供详细病史。头部避免剧烈运动,防止撞击。抗生素需严格按疗程使用,不可随意停药。听力检查与耳内镜能明确病因,必要时需影像学排查并发症。延误治疗可能导致听力永久减退或感染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