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黄疸肝炎的中药以清热利湿、疏肝解郁为主,常用茵陈蒿、栀子、大黄、柴胡等药材,可有效退黄护肝。传统方剂如茵陈蒿汤、龙胆泻肝汤等,能促进胆汁排泄、改善肝功能,缓解黄疸、胁痛等症状。临床需根据湿热轻重、体质差异调整配伍,实证以泻为主,虚证需兼顾健脾扶正。
黄疸肝炎多因湿热蕴结肝胆,中药治疗需辨证施治。茵陈蒿是退黄要药,配伍栀子、大黄可增强清热利湿之效;柴胡疏肝解郁,适合胁痛明显者;虎杖、垂盆草能降低转氨酶,辅助抗病毒。湿重者加茯苓、泽泻健脾渗湿;热毒炽盛者加黄芩、黄连清热解毒。部分患者伴有脾虚,可佐以白术、黄芪补气健脾,避免苦寒药伤胃。中成药如茵栀黄颗粒、护肝片等,便于服用且疗效明确,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使用中药治疗黄疸肝炎时,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自行增减药量。长期服用苦寒药物可能损伤脾胃,出现腹泻、食欲减退时需调整方剂。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以免加重湿热。定期复查肝功能,若黄疸持续不退或出现乏力加重、腹水等症状,需警惕重症肝炎,及时结合西医治疗。孕妇、儿童及体质特殊者用药前需谨慎评估风险。中药与西药联用可能影响代谢,需间隔2小时以上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