淤胆型肝炎的并发症包括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凝血功能障碍、继发感染、胆汁性肝硬化。具体分析如下:
1.肝性脑病:淤胆型肝炎导致胆汁排泄障碍,血液中胆红素及胆汁酸蓄积,毒性物质通过血脑屏障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患者可能出现意识模糊、定向力障碍甚至昏迷。严重时伴随扑翼样震颤和脑电图异常,需及时降氨治疗并纠正代谢紊乱。
2.肝肾综合征:胆汁淤积引发内毒素血症,肾血管收缩导致肾血流减少,表现为少尿、血肌酐升高。此并发症常与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有关,需扩容治疗并结合血液净化技术,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3.凝血功能障碍:胆汁淤积影响脂溶性维生素K吸收,肝脏合成凝血因子能力下降。患者表现为皮肤瘀斑、消化道出血或穿刺部位渗血,需补充维生素K及新鲜血浆以改善凝血功能。
4.继发感染:长期胆汁淤积削弱免疫功能,肠道菌群易位引发自发性腹膜炎或败血症。常见发热、腹痛及中性粒细胞升高,需早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并监测感染指标。
5.胆汁性肝硬化:持续胆汁淤积导致肝细胞坏死及纤维组织增生,形成假小叶结构。患者出现门脉高压、脾功能亢进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需干预门脉压力并预防破裂出血。
淤胆型肝炎患者需定期监测肝功能及并发症指标,避免高脂饮食加重胆汁淤积。出现嗜睡或尿量减少应立即就医,治疗中严格遵循医嘱调整药物剂量。保持皮肤清洁以减轻瘙痒症状,必要时进行营养支持改善代谢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