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产褥期感染需要从孕期、分娩期到产褥期全程采取综合措施,注重卫生管理、合理医疗干预及科学护理。关键在于减少病原体侵入机会,增强产妇抵抗力,及时发现并处理感染风险。
孕期应定期产检,筛查并治疗阴道炎、尿路感染等潜在感染灶。控制妊娠期糖尿病、贫血等基础疾病,避免免疫力下降。分娩时选择正规医疗机构,严格无菌操作,避免不必要的阴道检查或人工破膜。自然分娩后,会阴伤口需每日清洁消毒,保持干燥;剖宫产切口应定期换药,观察红肿渗液情况。产褥期恶露是观察重点,异常气味、颜色或持续时间延长需警惕感染。
注意休息与营养均衡,补充蛋白质、维生素以促进组织修复。避免过早盆浴或性生活,减少细菌上行感染风险。哺乳前后清洁双手及乳头,防止乳腺炎。发热、腹痛、恶露异常等症状出现时需立即就医,不可自行用药。抗生素使用需严格遵医嘱,避免耐药性产生。家庭环境中保持通风透气,产妇用品单独清洗消毒。通过科学管理与主动监测,可显著降低产褥期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