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喉炎是否严重取决于具体病因和病情程度。大多数情况下,急性咽喉炎由病毒感染引起,属于自限性疾病,1-2周内可自行缓解,通常不严重。但若由细菌感染、过敏反应或胃酸反流等引起,或发展为慢性咽喉炎,则可能持续较久并引发并发症,需及时干预。某些特殊病原体如EB病毒、链球菌感染,或合并扁桃体周围脓肿等情况,可能威胁呼吸道安全,属于较严重情形。
咽喉炎的严重性需结合症状判断。轻度表现为咽干、痒或轻微疼痛,不影响吞咽和呼吸。若出现持续高热、呼吸不畅、颈部淋巴结肿大或血痰,提示病情较重。细菌性咽喉炎未规范治疗可能诱发风湿热、肾炎等全身性疾病。长期声音嘶哑伴吞咽困难需警惕喉部肿瘤可能。反复发作的慢性咽喉炎可能与环境刺激、鼻窦炎分泌物倒流或胃食管反流相关,长期存在会影响生活质量。儿童咽喉炎伴哮吼样咳嗽或犬吠声,需排除急性喉炎导致的喉梗阻风险。
避免过度用嗓和接触烟酒、粉尘等刺激物。出现呼吸困难、无法进食或持续高热超过3天应立即就医。抗生素仅对细菌感染有效,需严格遵医嘱使用。居家护理可尝试淡盐水漱口、增加空气湿度,但避免自行使用强效含漱液以免破坏黏膜屏障。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低下人群及孕妇出现咽喉症状应尽早评估。日常注意手卫生和佩戴口罩,减少病原体传播风险。定期胃镜检查有助于排查胃酸反流导致的慢性咽喉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