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常见表现为腹痛、发热、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部压痛。具体分析如下:
1.腹痛: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引发的腹痛多位于脐周或右下腹,呈阵发性隐痛或钝痛,活动后可能加重。疼痛程度与淋巴结肿大程度相关,进食后可能诱发或加剧。由于幼儿表达能力有限,常表现为哭闹不安或蜷缩体位。腹痛通常持续数日,部分可能反复发作。
2.发热:约半数患儿伴随低至中度发热,体温多在37.5℃至38.5℃之间。发热可能与淋巴结炎症反应有关,通常持续2-3天。若体温超过39℃,需警惕合并其他感染。发热时可能伴随面色潮红、精神萎靡等全身症状。
3.食欲减退:因腹痛和消化功能受影响,患儿常出现拒食或进食量明显减少。长期食欲不振可能导致体重增长缓慢。部分患儿对特定食物产生厌恶,尤其是油腻或难消化的食物。进食后可能出现腹部不适感,进一步加重厌食表现。
4.恶心呕吐:肿大的淋巴结可能刺激肠道神经,引发反射性恶心或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能含有胆汁。呕吐通常与腹痛发作同步,频率每日1-3次不等。持续呕吐需警惕肠梗阻等并发症。
5.腹部压痛:查体时可触及右下腹或脐周轻度压痛,但无反跳痛或肌紧张。压痛区域与淋巴结分布位置相关,深压时患儿可能出现躲避反应。部分患儿因腹壁脂肪较厚,压痛体征可能不明显。
出现上述表现时需及时就医,避免自行使用止痛药物。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减少生冷刺激食物摄入。观察症状变化频率和持续时间,记录体温波动情况。若腹痛持续加重或呕吐频繁,需排除急腹症可能。保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腹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