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急疹出疹期间护理需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摩擦刺激、穿着宽松透气衣物减少闷热感、适当补充水分防止脱水、避免抓挠预防继发感染、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及时退热。具体分析如下:
1.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摩擦刺激:幼儿急疹的皮疹通常不痛不痒,但皮肤屏障功能较弱。每日用温水轻柔擦拭,避免使用碱性肥皂或粗糙毛巾。洗后轻轻拍干,不可用力揉搓。若局部出现轻微脱屑,可涂抹无刺激的保湿霜。尿布区需及时更换,防止排泄物刺激加重皮疹。
2.穿着宽松透气衣物减少闷热感:选择纯棉或天然材质的衣物,避免化纤面料摩擦皮肤。衣物厚度需根据环境温度调整,过热可能导致皮疹加重。夜间睡眠时被子不宜过厚,保持室温在22-24℃为宜。出汗后立即更换潮湿衣物,防止汗液长时间滞留引发不适。
3.适当补充水分防止脱水:发热期体内水分消耗增加,需少量多次喂温水、母乳或稀释的果汁。观察排尿次数和尿液颜色,若6小时无尿或尿液深黄需警惕脱水。恢复期可增加流质食物如米汤、菜汤,避免高糖饮料加重肠道负担。
4.避免抓挠预防继发感染:幼儿指甲需修剪圆钝,必要时可穿戴棉质手套。若出现瘙痒,可用冷毛巾湿敷缓解,禁用含酒精或薄荷的止痒产品。皮疹消退后可能有短暂色素沉着,无需特殊处理,切忌自行涂抹药膏。
5.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及时退热:发热期每4小时测量体温,腋温超过38.5℃时遵医嘱使用退热药。退热后若出现嗜睡、拒食或呼吸急促,需立即就医。物理降温时禁用酒精擦浴,可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等大血管处。
皮疹消退后1-2周内避免接种疫苗。室内保持空气流通,减少人员探视。若出现咳嗽、腹泻等伴随症状或皮疹持续超过3天未退,应及时就诊。哺乳期母亲需饮食清淡,避免进食海鲜等易致敏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