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病人的症状包括持续发热、体重快速下降、长期腹泻、反复感染、淋巴结肿大。具体分析如下:
1.持续发热:艾滋病病人可能出现持续数周的低热或高热,体温常超过38℃。发热通常伴随夜间盗汗,即使没有明显感染源也可能反复发作。这种症状与免疫系统功能受损有关,导致体温调节异常或潜伏感染激活。
2.体重快速下降:病人可能在短时间内体重减轻超过10%,且与饮食无关。肌肉萎缩和脂肪流失明显,尤其面部和四肢更为突出。这种消耗性症状源于代谢紊乱和营养吸收障碍,晚期可能发展为恶病质。
3.长期腹泻:腹泻持续超过一个月,粪便呈水样或稀便,常规治疗无效。肠道黏膜因免疫缺陷易受病原体侵袭,如隐孢子虫等机会性感染。严重时会导致脱水及电解质失衡,进一步加重营养不良。
4.反复感染:病人频繁发生口腔念珠菌感染、肺炎、结核病或带状疱疹等。免疫系统崩溃后无法抵御常见病原体,同一部位感染可能多次复发,且治疗周期延长。
5.淋巴结肿大:颈部、腋窝或腹股沟淋巴结无痛性肿大,直径超过1cm,持续三个月以上。淋巴组织是病毒主要攻击目标,初期表现为增生,后期可能萎缩并伴随免疫功能彻底丧失。
出现相关症状需及时就医检测,避免延误治疗。日常应注重个人防护,减少高危行为。医疗机构需严格消毒器械,防止医源性传播。社会应消除歧视,提供心理支持与规范治疗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