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重症肌无力宜选用胆碱酯酶抑制剂、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等药物。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由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症状为骨骼肌无力和易疲劳。胆碱酯酶抑制剂如溴吡斯的明是首选药物,通过抑制胆碱酯酶活性,增加突触间隙乙酰胆碱浓度,从而改善肌无力症状。对于中重度患者或胆碱酯酶抑制剂效果不佳者,可联合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或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环孢素,以抑制异常免疫反应,减少抗体对乙酰胆碱受体的破坏。部分难治性病例可能需要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或血浆置换,快速缓解症状。近年来,生物制剂如利妥昔单抗也逐渐应用于临床,靶向清除B细胞,减少自身抗体产生。
使用药物治疗重症肌无力时需严格遵循医嘱。胆碱酯酶抑制剂可能引起腹痛、腹泻等不良反应,需调整剂量或联合其他药物缓解。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需警惕骨质疏松、高血压、血糖升高等副作用,定期监测并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免疫抑制剂可能抑制骨髓造血功能或损伤肝肾,需定期复查血常规和肝肾功能。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需注意过敏反应,血浆置换则需预防感染和电解质紊乱。妊娠期患者用药需谨慎,避免使用可能致畸的药物。避免使用加重肌无力的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β受体阻滞剂等。